声声叹秋风——刘长卿诗歌中的听象研究 : Sighing for autumn wind:A study on the auditory images in Liu Zhangqing’s poetry

诗歌意象是在“意”的主导下,以“象”为其媒介的艺术造作,“象”以 其具感的特点感发读者。视听觉是“象”引起感官审美经验的主要途径。本文 的研究对象是刘长卿诗中的听象,听象是能唤起听觉心理表象的语象,刘长卿 在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听象,这些听象皆具有一定的心理表现性和社会代 表性。因此,为了对刘诗中的听象进行全面性的探讨,本文主要采用知人论世 法及现象学的观点,用以诠释刘诗中的听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听 象为切入点,去对刘长卿的意象面貌作更为全面的考察。 本文第一章先以声源为据,将刘诗中的听象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听象所表 现出来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与概括。刘诗中的动物之声往往被置于在一幅萧...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Tan, Zi Jun, 陈, 籽均
Format: Final Year Project / Dissertation / Thesis
Published: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eprints.utar.edu.my/5480/1/fyp_CH_2023_TZJ.pdf
http://eprints.utar.edu.my/5480/
Tags: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Description
Summary:诗歌意象是在“意”的主导下,以“象”为其媒介的艺术造作,“象”以 其具感的特点感发读者。视听觉是“象”引起感官审美经验的主要途径。本文 的研究对象是刘长卿诗中的听象,听象是能唤起听觉心理表象的语象,刘长卿 在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听象,这些听象皆具有一定的心理表现性和社会代 表性。因此,为了对刘诗中的听象进行全面性的探讨,本文主要采用知人论世 法及现象学的观点,用以诠释刘诗中的听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听 象为切入点,去对刘长卿的意象面貌作更为全面的考察。 本文第一章先以声源为据,将刘诗中的听象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听象所表 现出来的整体特征进行分析与概括。刘诗中的动物之声往往被置于在一幅萧疏 朦胧的背景中,使原本就无形的声音变得更加虚无缥缈,故谓“寒烟里的动物 悲啼”。刘诗中的自然之声,多为自然界中清澈空灵的细微声响,这些声响显 示了诗人对某些自然之声的偏爱,也反映出诗人的审美倾向,故谓“林泉内的 自然清音”。刘诗的人文之声,大多从未知的位置传出来,并且回荡于整个诗 中的环境,是一种在恍惚间听到的声音。另外,这种恍惚还体现在诗人徘徊未 定的心理上,在这种恍惚中形成的听象,本文称之为“恍惚间的人文乐声”。 iv 刘诗中还有一部分听象是无声的,诗人刻意强调物象的无声状态,反衬了自己 在寂静中心里的万千思绪,故称“无声中的千言万语”。 第二章主要论述刘长卿如何通过对景中之“声”的处理,来使其诗歌中的 听象得以反映或承载其复杂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融情于景的目的,以及探究 听象和视象在意象建构上的异同。第一,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手法使刘诗在 一静一动中,视听结合得到完善的表现,进而呈现出妙味无穷的境界。第二, 刘诗听象具有沉浸式烘托的功能。听觉的加入,使诗歌不只有单一的知觉感受, 使读者如临其境。第三,移情与通感是听象形成意象的主要途径之一,刘长卿 多用“寒”字来使听象人格化,进而承载主题情感。第四,刘诗听象往往是一 种内心的自我象征,大多为心理表象,并非实景。刘长卿借心理表象作为思想 的对应物,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三章从听象去对刘长卿思想心态作较为深入的探析,其中有“衰世之哀 鸣”“孤寂的心声”“隐逸的呼唤”“佛禅之韵”。刘诗听象或直接性地表达, 或从侧面地反映这些思想心态,从而证明了听象的心理表现性与社会代表性。 作为组成意象的一部分,听象也以其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刘诗中大放异彩。 刘长卿的听象既表现了个体,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听象虽然在数 量上不及视象,但是在艺术表现上却丝毫不逊色,有时甚至比视象来得强烈。 因此,以声音为切入点去进行意象研究,并考察诗人意象风貌,是可行且有价 值的。